中国网络资讯台2020年8月03日讯,日前记者采访到艺术家倪锡济,对其艺术创作经历进行特别报道(第一篇)。
倪锡济老师,1943年10月生,广西玉林市兴业县人,1968年8月大学本科毕业于广西师化学系。副教授,玉林师范学院退休,长期从事数学、教育、科学、科普、《易经》择日学的研究与应用,能用现在物理学、化学、量子学、特别是用物质,信息波场理论诠释《易经》,择日的内涵本质,吧《易经》的那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玄学”中走入科学,使更多人易理解,认识掌握和运用,进一步认识到《易经》的科学性及为什么国家要坚持中华文化的自信。
现将倪老师撰写的《物质,信息与波场》,“《易经》是博大精微的波场信息科学”、《办重大事要重视择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昭示着中华的智慧和力量》四篇文章公示,以读者。
物质、信息与波场
玉林师范学院 倪锡济
摘要:物质的涵义、形态、分类及其相互关系。信息的涵义、分类及其功能。波场的涵义、分类、共性、特性和功能。许多高新技术和现代武器都是应用波、场这类微观物质、微观信息的特性和功能。
关键词:物质、信息、波场与高新技术
一、物质、物质的形态、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物质,化学上定义为:世界上客观存在的事物叫物质。《新华词典》定义为:“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自然界和社会中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世界上各种事物的产生和消失,只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态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存在。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可见,宇宙由物质构成,或者说宇宙包含一切物质,包括时间和空间;运动和能量。
常温常压下,物质的存在形态:
1、固态,如山、石、土壤、各种植物、动物、人……等。
2、液态,如水、石油、柴油、花生油、酒、酒精……等。
3、气态,如空气、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沼气、甲烷、乙烷、乙烯、乙炔……等。
4、波场,如电波、微波、光波、量子波、声波、暗物质波、磁场、电场、量子场、空间场、围合空间场、温度场、重力场、暗能量场、生物场……等。
物质的分类:
古人把物质分为阳性物质和阴性物质,现代人按物质的组成、结构、特性、形态等进行多种分类。如:按化学分子的组成可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按物质的存在形态可分为“宏观物质”和“微观物质”。
宏观物质,指人们的感觉器官可以感觉到的物质。如宇宙中的星系(银河系),星团、星座,如北斗星座、太阳、地球、月亮、地球上的山岭、河流、湖泊、海洋、高楼、房子、路、桥、动物、人、植物、车辆、产品、商品、食品、用品……。
微观物质,指人的感觉器官难以或无法感觉到却客观存在的物质,如原子、原子核、电子、微电子、质子、中子、中微子、光子、量子(光量子、磁量子、生物量子)、胶子、μ子、π介子、奇异粒子、夸克、电波、微电波、γ射线、Χ射线、电场、磁场、生物磁场、微波场、量子场、温度场、生物磁场、围合空间场、暗能量场……等,都属于微观物质,又叫微观粒子。到21世纪,科学上已发现有数百种微观粒子,它们以波或场的形式存于宇宙空间,并在宇宙空间里运动着、变化着。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二十世纪时就指出:在宇宙中,人类器官能感觉到的“明物质”(主要是宏观物质)约占2%,其余全是暗物质(主要是微观物质,含反物质、反粒子)。
宏观物质和微观物质的共性及相互关系:
宏观物质和微观物质都是物质,都具有物质共有的性质——有质量、能量、动量,在一定的时空中有其运动的矢量。许多微观物质的能量、动量很大,时刻作用和影响着宏观物质。如阳光、宇宙高能射线、高能温度场、寒流场、肃噪场时刻照射、冲击、地球表面的高山岩石;使岩石由外到内被氧化、被侵蚀、被分解成泥土、粉尘和砂子;同时把地表万物(山、泥、植物、动物、人体)中的部分水和江河湖泊海洋中的部分水蒸发到天体空间,上升到高空的气态水受低能温度场、寒流场作用下,冷凝成液态水(常见的云)或固态之冰雪,落到地表谓下雨或落雪、落冰雹。这是自然界微观物质对宏观物质(水)的相互作用。
微观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宏观物质。如地球上的一切植物、动物,人皆是由宇宙空间的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能级、不同频率的波、场在一定条件下组成原子,原子组成分子,分子构成不同功能的细胞,细胞构成器官和系统,若干个系统构成颜色不同,形态差异的植物、动物和人这些宏观事物的生命体。生命体在成长过程中,仍不断吸收天体空间的波、场,作为自身的营养。例如一切植物在生物磁波、阳光作用下吸收大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在叶绿素中合成糖类(单糖、多糖类)作为植物的营养及植物本体、其反应原理为:
2、单糖在植物体内进行缩合反应,生成淀粉或纤维素,放出水,水在植物体内供植物输送养分及合成单糖用:
动物和人则是吃入一些可食植物(包括茎、叶、种子、根)、动物、水到胃里,在胃里的多种酶、生物磁场、温度场、胃酸、胆汁、胰液、生物微波、氧气等共同协调下进行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把食物消化分解成精微营养物质(含单糖、氨基酸、温度场、能量场……),剩下残渣、残液、废气。精微营养物质由血液运送到身体各个器官,供细胞吸收利用。温度场、能量场在体内生物磁场、生物微波从经络、体内“航线”和空间场传导到各个神经生物波场,维系各生物波场所需的能量和浓度,保持各生物波场的有序运动和各种信号、信息的畅通。剩余的残渣、残液、废气从九窍及皮肤的毛孔排出,整个过程是把宏观物质变成微观物质,变化为各种波场,而各种波场通过细胞的利用繁殖长成宏观物质(动物或人)。无论是宏观物质还是微观物质,在不同条件下都会显现其相应的信号、消息、标识、标志等信息。
二、信息的涵义、分类及其功能
《辞海》曰:“音讯,消息。南唐李中《暮春怀故人》诗:‘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古代打仗,以烽火、烟雾或某种事物做为报告敌情的信息,以锣鼓声、号角声、各种有色旗帜作战斗、撤退或进军的信息;现代社会里,在公路、高速路、街道交叉路口,设置红绿灯自动系统作为车流、人流通行或暂停的信号、信息;在社会发展中,以语言、文字、书画、书籍、电影、电视、视频……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科技教育后人的信息。随着人类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闯入了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家庭,进入了日常生活。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的词语更是频频出现和使用。如信息技术、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软件、信息生活、信息社会、宽带信息、移动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军事信息、文化信息、教育信息、商业信息、企业信息、体育信息、个人信息、信息战争……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和财富,影响着社会各行业的运转和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工作,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一些不法分子,又利用信息特别是电子信息、网络信息进行盗窃作案。
信息,除了《辞海》的定义外,《新华词典》曰:①音信、消息;②信息论中指“用符号传递的报道,报道的内容是接收符号者预先不知道的。”物理学中,“信息指被一定方式排列起来的信号序列。”在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是物质、能量及其属性的标识。”在哲学上,信息被定义为:“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达形式,是一切物质的普遍性,包括一切物质运动的表征。”这里的“事物”指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和人类社会、思维活动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即各种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状态”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可见信息是物质,具有物质的普遍属性。不同类别的物质具有不同特征和表现形式的信息。
物质分为宏观物质和微观物质。信息是物质,所以信息可分为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宏观信息,指人的感觉器官能感觉到的信息。如烽火、烟雾、声音、语言、文字、图案、颜色、气味、味道、各种形状的实物、产品、商品等所显示的信号和表现的信息。微观信息,指人的感觉器官很难或无法感受到而客观存在所具有和携带的信息。如电波、微波、光波、量子波、可听声波、超声波、次声波、磁场、电场、引力场、量子场、生物场、围合空间场、人体生物场、暗能量场……这些微观物质本身具有和携带显示的信息都属于微观信息。有的微观信息又是宏观信息,如光波、可听声波、温度场,既是宏观信息,同时又是微观信息;而超声波、次声波、地磁场、围合空间场、生物磁场、微波、量子波、暗物质波、暗能量场等具有和携带显示的信息,由于人的器官无法感觉到,只属于微观信息。微观信息比宏观信息有更多的特性和功能。微观信息的传输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信息容量大,可携带和显示的其它信息内容多,传导矢量准确、灵敏。然而不同类型、不同能级、不同频率的微观信息还具有各自的特性和功能。如语音信息是一种微观信息,具有传输速度快、传播范围大,同时,还具有声源、声源体、声音振幅、声频、波长、音调、音色、音质、语调、语气、语义、语意及其携带的各种文化、科技、知识……等多种特点。
信息,还可以从信息的属性、来源或各个学科领域或门类进行不同的分类。如按属性上可分为自然信息和人为信息(又叫人工信息或人文信息)。按信息的来源可分为农业信息、工业信息、文化信息、教育信息、科技信息、军事信息、商业信息、市场信息、人才信息、国外信息、国内信息……等。(其它分类略)
随着社会、科技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宏观信息与微观信息、自然信息和人工信息都在不断扩展组合成“综合信息”。特别是微观信息与人工信息的综合运用,在许多现代高新科技中井喷式的出现,并迅速发展与运用。如电波是一种微观信息,能携带语音、图像、数字、文化、教育、科技等许多信息,人们制成了电话,可视电话、电报、电视、录像、摄影、传真等许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又如,人们利用微波既具有电波的特性,又具有其自身许多功能,人们发明创造出手机、计算机、信息网络、电子信箱、视频电视、视频监控、视频办公、视频会议、视频管理、电子货币、电子商务、电子扫描、网络市场、网络销售等;利用光子、微波、量子及其它微观信息具有的特性和功能,制成光纤通信、卫星通信、量子通信、高智能雷达、遥感测量、遥感定位、电子干扰、激光制导、智能化管理……。正是人们不断地认识、发现、运用这些微观信息的特性与功能,使原来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嫦娥奔月”、“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变成了现实,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教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这些微观信息是微观物质所具有,微观物质都是以波与场的形态存于宇宙空间,可见,微观信息就是波与场。
三、波、场的涵义、分类、共性、特性与功能
波,《新华词典》和《辞海》曰:“水的起伏现象为波”,物理学指出:“振动传播能量的过程为波。”我们向平静的水面投一颗石子,石子落水瞬间,以石子落水点为中心,水面泛起一层层波纹,从中心向四面八方扩散,这些扩散的波纹叫水波。水波是人的眼睛可以看得到的波。其实质是投下石子的能量在水中扩散传播的过程。声音也是波,叫声波,还有电波、光波、微波、量子波、暗物质波……都是波。
波字,在中国文字和词语中应用甚多,如波纹、波浪、波涛、波澜、秋波、波峰、波谷、波段、波长、波及、波折、波幅、波动、水波、声波、电波、微波、量子波、生物波……。带有波字的成语也很多,如:一波三折、秋波盈盈、暗送秋波、波光鳞鳞、波澜起伏、波澜壮阔、波浪滔天、万波烟聚、海沸波翻、随波逐浪、随波逐流、轩然大波、波谲云诡等。许多名人、诗人更是把“波”字巧妙地运用于诗句中,使诗更充满情意。如三国时代曹操在《观沧海》中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唐朝大诗人李白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言:“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在《左风其三》中曰:“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雾。”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曰:“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骆宾王在《咏鹅》中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杜甫在《梦李白一》中曰:“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在《梦李白二》中曰:“江湖多风浪,舟楫恐失坠”,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月下听荷知我意,波来佳句入诗中。”可见许多文人墨客对“波”字都情有独钟。
场,《新华词典》曰:“宽广的处所为场。”如晒谷场、打麦场、广场、操场、运动场、会场、商场、剧场、林场、牧场、养鸡场、养猪场、战场、疆场、官场等。带有场字的成语也很多,如十里洋场、利路名场、如梦一场、粉墨登场、效命疆场、驰聘沙场、春梦一场、当场出彩、各擅胜场、逢场作戏……。许多诗人也把“场”字用于诗句中。如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有:“五十弦翻塞外场,沙场秋点兵,写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唐朝孟浩然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翰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千场纵搏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可见“场”字在中国文字里也有极奥妙之含义。
场,在《化工辞典》中定义为:“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极小基本形态,场存在于整个空间,不相接触的实物依靠场的传递而相互作用,如传递磁力的是磁场。场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实物相互转化。”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爱因斯坦文集》一书中指出:“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广义相对论是一种场论。”“场是粒子波动共同组成物质(微观物质)存在的形式。”1944年获诺贝尔物理奖的美国海因茨·R·帕格尔斯在《宇宙密码》一书中指出:“宇宙是一个无限大的宇宙场,太阳有太阳场,各星体有各星体之场,万物有场。”前苏联科学家BN雷德尼克在《场》一书中指出:“场和形体不可分割,在一定条件下,场与形可互相转化。”“场动成波,波动场变,场与波是同一回事,都是微观粒子客观存在的体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勾亮和北京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教授谢诒成在《场论与粒子物理》一书明确指出:“场也是物质。”田合禄等人著的《医易生命科学》一书中指出:“人体有场,人体场由生物信息DNA、RNA遗传基因和生物电场、生物磁场、生物微波、电磁场、光场等精微物质构成,存在于各细胞及整个人体中。”可见“场”与“波”都属于微观物质(微观信息),具有物质的共性和微观物质的特性,也具有微观信息各自的特征信息。
波的分类:
按波的长短,可分为长波、中波、中短波、短波、微波。
按波的形状,分为方波(又叫矩形波)、锯齿波、脉冲波、正弦波、余弦波、驻波、冲击波。
按波的形态,可分为绳波(一维空间波)、面波(二维空间波)、体波(三维空间波),体波又分为柱面波、球面波。
按波的振动方向,可分为横波、纵波、球面波。
按波的产生,可分为机械波、电磁波、温度波、点阵波、自旋波和简诣波。
按波的能级,可分为超高能波、极高能波、高能波、中能波、中低能波、低能波、寒流波。
按波的频率,可分为超高频波、极高频波、高频波、中频波、低频波、极低频波。
其它分类法(略)。
场的分类:
在宇宙空间,场与波一样存在着许许多多种类,按现代科学可分为:电场(又叫电力场)、磁场(又叫磁力场)、地磁场(引力场、重力场)、温度场(超高能温度场、特高能温度场、高能温度场、中能温度场、低能温度场、瞬间温度场、寒流场);压力场(气压场、液压场、固体压力场),肃燥场、暖流场;量子场(强核力场、弱核力场);空间场、围合空间场、三维时空场、暗能量场;生物场(植物场、动物场、人体生物场;中枢神经生物场、视觉神经波场、听觉神经波场、味觉神经波场、嗅觉神经波场、知觉神经波场、遗传密码波场、平衡神经波场、排泄神经波场、触觉神经波场、循环神经波场)、形态发生场(美国《动物的生长与发育》教科书)……。
波与场的共性。
波与场在类型、能级、频率上有差异,但本质上没有严格的界限,都是微观物质,具有微观信息的特征和功能。
1、波与场都是极微小的微观物质,既具有物质的属性,更具有微观物质的属性——有粒子性和波动性;波动性中,有时间周期性和空间波动的周期性;波与场在运动中有左旋式和右旋式的自旋运动性能。
2、波与场都具有质量、能量、动量和矢量。其质量不能用宏观称量法称出,但可从理论上算知。不同类型、不同能级、不同频率的波与场,具有不同的能量、动量、矢量。
3、波与场都占据着空间并时刻进行着运动,可以形成线波、面波、球形波或综合性波场,能量不同的波或场其运动速度不同,具有的动量也不相同。
4、波与场可以彼此交叉叠加并遵守叠加原理;可以交融交错并发生变化;可以形成驻波、谐振、共鸣,增强其同类波场相互作用的能量和动量,频率相差大的波场进行交叠错合后,会发生干扰、屏蔽、阻抗、偏振、排斥甚至湮灭。
5、波与场在宇宙空间或围合空间里,可以进行反射、衍射、干涉、折射、散射;也可以穿透某些宏观事物(植物、动物、人、山、泥土、砂、石、河流等),能量越高,穿透能力越强。
6、同类同性之波场,有相互排斥之力,同类异性之波场有相互吸引之力,由此而发生累聚起协同作用或异化作用,影响着与其接触的宏观物质,也影响着相邻的波与场的信息。
7、有些波与场,如电波、微波、高能射线、温度场、生物磁场,可与水包融或被水波吸收或在水波中湮灭,减弱或改变原波或场的能量,消失其原波、场的信息及功能;有的波、场能在水波中溶聚溶合,使原波、场的能量得到累聚和增强。
8、频率和特性相差大的波、场相交叠合时,往往会发生干扰或排斥或屏蔽或消除而影响、改变原波场的能量、特性和信息。
波、场的特性与功能:
不同类型、不同能级的波、场,其波长、频率、运动形式、传输速度等许多特性和功能都不同,具有和携带所显现的信息也不相同。比如微波是电磁波家族中的一种,它既具有电磁波的性质,更具与电磁波不同的许多特性和功能。微波与其它电磁波相比,其波长、频率、能量、传输速度都不一样。微波具有似光性又具有似声性,具有极强的穿透性,可穿过地球高空的电离层,能在宇宙中“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又具有宽频性,携带的信息容量大,有很强的抗低频干扰能力,不受大气对流层的风、雷、雨的影响;又具有记忆、运算、储存、处理、传输速度快、准确、灵敏和相位信息、极化信息、多普勒频率信息;可进行数字化、网络化;还具有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许多特性和功能,广泛应用于手机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上,成为新的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利用特高频强浓度的微波具有特高能量的特性,制成“微波武器”,击毁敌方的雷达、通信系统和参战人员。2017年2月16日央视四频道在“今日关注”栏目中,播报了我国已能制造具有强大的“微波武器”的信息,是捍卫国家安全的“国之利器”。我们为其点赞!
其它的波与场,如激光、量子波、次声波、超声波、磁场、生物场、围合空间场……等都有其各自的特性和功能。
如激光,是受激幅射光放大的简称,是一种单色性、方向性、相干性都很好的强光光束。具有高度单色性、高度相干性、高度准直性、高亮度、高能量等许多特性。利用激光具有高度单色性和光波的波长很长等特性作为长度标准进行精密测量,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桥梁、大楼、高楼、隧道各种大型建筑物的测量、计算,还用于光纤激光通信、等离子体测试。由于激光的光波有很长的相干长(可达105m),相干性好,可制成激光干涉仪,对大型工件进行精准、快速测量;可制成激光全息摄影和激光信息储存(全息片),可把优美的乐曲、图像制成激光光碟供人们OK、娱乐。应用激光具有高度准直性的特性,应用于卫星定位、导航和测距。我国已能应用激光的反射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精度达到几个厘米。激光发射时各原子发光是相干的,各原子发出的光能相干叠加,所以激光的光强大得惊人,经过会聚的激光强度可达1017w·cm-2,氧炔焰(俗称氧焊)的强度仅为103w·cm-2。可利用激光产生的特高温引发氘—氚微粒发生核聚变,放出巨大能量(即核电站),若应用于核武器上,则制成“氢弹”。国外一些媒体曾报道:中国已能制出具有极高能量、集束发射、准确性高的“激光武器”,可以精准击毁导弹、飞机、无人飞机、卫星通信、航母雷达、通信设备等。据2014年12月23日《钱江晚报》报导,“中国神光”的激光强度达1000万亿瓦输出。中国军事专家宋忠平指出:中国神光具有快速、灵活、精准、方向性强、能量巨大、抗电磁干扰等许多特性,将光束聚集到相关目标如飞机、导弹时,即刻将其摧毁。可见我国已拥有激光武器。
又如“量子波”,是比电波、微波更微小,能级更高的一种单光子波,具有单光子波的不可分割性,量子态不可复制性和同能级量子的纠缠性,还有尚未探知的其它特性与功能。我国已成功应用量子的上述特点在卫星通信上。2016年8月16日1点40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实现了“量子加密通信”,这是中国在卫星通信上的又一高新科技成果,确保我国卫星通信信息的加密性和安全性,无论是对国家还是民众都具有极为重大的作用。2016年10月26日,央视播报关于量子通信信息时,中国量子通信总工程师潘建伟院长说:“量子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独特功能,确保了量子通信传输加密的安全性、永久性,小小量子,潜力无限。”
再如“次声波”,是频率小于可听声波(20H z)的声波。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大约为10-4Hz~20 Hz(赫兹)。大气中,次声波的类型很多,能以纵波、横波、直横波、体波等多种方向传播。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4米/秒。空气、水、坭土、石头等对次声波能量的吸收很小,而次声波的能量大,在空气、水、泥土、石头中传播时能量衰减弱,所以次声波传播得很远。浓度大,能量强的次声波可传至十几万公里之外,甚至可以环绕地球反复传播。如1961年原苏联在北极进行核试验时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35圈。次声波的波长很长,并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15-40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或建筑物,掩蔽体、坦克、军舰、航母等障碍物都无法阻止次声波的穿行。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核武器爆炸时产生强大的次声波,瞬间把房屋摧毁。4-8Hz的次声波可在人体腹腔里产生共振,轻者使人眩晕、神经错乱、失去平衡、恶心呕吐;重者 使人五脏六腑、心脏头脑四肢的血管破裂,快速死亡。由于次声波有这些特性,望不见、听不见,来无形、去无踪,无声无息,隐蔽性好,防不可防,所以,次声波武器是克敌至胜的极好“波场武器”。
近来又有媒体报导,中国已具有“高聚能正电子武器”,其威力比核武器更大,如果有外敌敢侵略中国,中国在发动战争国的领空、海空上投置“高聚能正电子波炸弹”引爆后,刹那间,其国家的电力、电路、电子系统将遭到毁灭性打击,各种飞机、航母、军舰、雷达、地面的各种电路、线路、仪表将全部失灵。可见,波与场的功能和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当今世界各国都大力研发、应用波、场一类微观物质、微观信息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发明创造了许许多多的高新技术、高新产品和新式武器,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生产力;同时也对世界和平及安全构成了新的威胁。作为中国人特别是具有知识的年青一代,对于波、场一类微观物质,微观信息要认真的重视、学习,研究和运用,为实现中国梦奋搏,为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化工作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1970年8月.
2.《宇宙密码》,[美]海恩茨·R·帕格尔斯著,郭竹第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6月.
3.《探密电波》,[日]井上伸雄著,乌日娜译.
4.《大学物理》,罗益民、余燕,北京邮电大学出版,2011年11月.
5.腾讯网信息;知乎网信息;百度网信息.
《物质.信息与波场》已刊于2017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道路·中国梦》一书中,全国发行。并荣获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全国两会重点推荐。
2017年2月21日
责编:王敏